首页

帆布鞋调教

时间:2025-05-25 17:05:13 作者:(乡村行·看振兴)山西襄垣:一粒“米”的新“稻”路 浏览量:14643

  中新网宁波2月23日电(林波)“要睏冬至夜,要吃三十夜,要嬉十四夜。”在浙江宁波象山,素有“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”的传统。

  牡蛎、瘦肉、香干粒、笋丁……2月23日,在“象山大厨”许根明的手中,各式“颗粒”依次倒入锅内烧煮,煮熟后拌上薯粉、食盐,石浦地道美食——糊粒羹便出炉了。

制作完成的糊粒羹。 林波摄

  冒着阵阵氤氲香气,大家“一拥而上”,讨要糊粒羹。

  所谓“糊粒羹”,即为一种食物,将各种小菜切粒,倒入锅内烧煮而成,一般用虾仁、牡蛎、鱼肉、蛏肉等海鲜为原材料,口感鲜美嫩滑。

  农历正月十四日的晚餐,石浦每家每户都会做糊粒羹、吃糊粒羹,吃了十四夜糊粒羹,寓意新的一年会聪明、发财。

  据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副研究员丁建东介绍,“十四夜”吃糊粒羹习俗源于明代,一直流传至今。

  丁建东表示,据传戚继光带兵驻扎在东门岛时,倭寇突然进犯石浦,驻石戚家军以最快速度将准备过节的食材切成粒状,再用淀粉搅拌成糊,吃完“糊粒”后上阵杀敌,终获大胜。

小朋友讨要糊粒羹。 吴婧媛供图

  由此,石浦的孩子们会自带碗筷,在十四夜走上七户人家要糊粒羹,主人笑脸相迎每人一瓢,串门越多越聪明,讨糊粒羹的人越多,主人家越会发财。

  “很好吃,每年十四夜的时候都会吃糊粒羹。”今年12岁的石浦居民宋晨拿着自带的碗筷,向不同的人家讨要糊粒羹。

游客领取糊粒羹。 林波摄

  “太有意思啦,糊粒羹味道非常鲜美。”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晓忠表示,听闻象山独特的渔文化后,他非常向往。为此,他抓住春节假期的“尾巴”,自驾感受当地风俗。

  如今,石浦的糊粒羹分为两种:一种是咸的,象征着五谷丰登;还有一种是甜的,象征着红红火火。

糊粒羹制作现场。 林波摄

  当日,当地在石浦海丰广场上立起一口“大明第一锅”,为现场游客免费赠送糊粒羹,让他们了解象山人“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”的传统习俗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沿海七地市建立涉海检察协作机制

四十多年过去,当年龙腾虎跃的青年,如今是皓首苍颜。经历岁月的洗礼,肖瑞可仍不忘初心。他立志发挥好余热,传承好红色基因,勉励后辈要牢记历史、珍爱和平、为国奋斗。

中粮集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原副院长孙天立被查

最近,莫家淦在横店参演TVB与内地平台合拍的新剧《巾帼枭雄之悬崖》。该剧组不少演员也参与了横马。“在香港,(我们)也有参加过马拉松。横店有很多不一样的景色,马拉松的体验感也很好。”同样参演该剧的香港演员关嘉敏说,接下来,她打算在拍戏空闲时多多跑步,认真看看内地风景。

金坛文旅地铁专列在南京4号线上线,华罗庚家乡欢迎您!

同时,针对专列学生人数较多的实际,列车工作人员在进出站前积极与车站沟通对接,引导学生们有序乘车,防止人员物品遗漏,保障学生出行安全。

讲述真实留学故事 《对话青年·崛起的力量》新书发布

而读书,恰恰就是获取新知识的最佳方式之一。它为你筑起向上的阶梯,帮助你跳出既有框架,当一个人能够用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也才能得到改变人生的机会。

台湾媒体人黄智贤:台部分媒体“妖魔化”大陆并洗脑民众

武汉3月1日电 (卢琪 吴淘淘 宿佩君)春节假期结束,武汉新城建设如火如荼。走进武汉新城会议会展中心项目,只见机器轰鸣,吊车忙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